這間小酒館名為「#心白」,心白指的是日本酒釀酒用米中,富含澱粉質的核心部分,所以只要是日本酒的同好,光看店名就會知道這是一間SAKE BAR,這間位於松江路巷內的小酒館,就在行天宮對面,老闆非常年輕,年僅26歲,當兵完結束不到兩年即跳出來開小酒館。
跟老闆聊上兩句之後,才知道年輕老闆溫先生以前是補習班的數學老師,桃園以北幾乎都有他的學生,但他講話聊天慢條斯理,相當溫和,完全看不出來以前是接近補習班名師的等級,問他怎麼會想開 SAKE BAR? 溫老闆說:「當初也沒想那麼多,想太多反而不會作,反正就是開了。」所以轉個念頭就把以前補習班教課攢來的積蓄,投在開店裏頭,真是行動力十足。
由於老闆是日本酒的愛好者,店裡能單杯品飲的銘柄也相當多,牆上酒單一覽無遺,這天選了老闆推薦的「#菊鷹 菊一文字 純米 無濾過生酒」來試試,這是使用八號酵母釀製的生酒,菊鷹起初帶著淡淡的,生酒特有的草本與乳酸香氣調性,米飯類型的umami,圓熟的甜度,酒體厚實,存在感十足,尾端微辛口,整體來說是接受度很高的銘柄。
「菊鷹」來自愛知縣的藤市酒造,其實這支銘柄在台灣尚無代理商,據悉是一位心白的日本客人向老闆大力推薦,並且誇下海口說:
「這是全日本最好喝的日本酒」
然後帶了這支酒過來,所以溫老闆便開了單杯,好讓大家的鼻子舌頭來評評理(笑)
而藤市酒造的風格也相當任性,雖然菊鷹酒質算的上新潮,但酒標設計卻一反新派風格,堅持復古,而且目前只出1.8公升大瓶裝的日本酒 (一般為720ml ),酒造同時釀造味淋,據說以往相當受歡迎,也販賣燒酎等品項,只是自從日本酒市場在國內大幅萎縮之後,藤市酒造便收掉了部分產品線。
從表面看來,藤市似乎是間曾經風光又沒落的酒造,類似的酒造在日本其實並不少,因此不禁令人好奇,是什麼能讓「菊鷹」在市場上再度崛起?
查詢酒造資料才發現,原來現在的杜氏 -- #山本克明 先生是位有來頭的人物,山本先生在進入藤市酒造之前曾在西条酒造擔任「天野酒」的釀造工作,是藏人中的頭役,位置僅次於杜氏;天野酒是大阪的西条合資會社所生產的知名銘柄,其名承襲天野山金剛寺的僧坊酒,所以又稱天野酒。 又因為戰國時代的豐臣秀吉非常喜愛天野山的僧坊酒,甚至曾經派人上山專程取酒,因此使天野酒的聲名大噪,現在西条合資會社的建築也被指定為文化財,是許多日本文化愛好者前往朝聖的景點。
藤市酒造的加藤專務自 2013年(平成24釀造年度)把山本先生延攬進來之後,山本先生便從頭開始,運用他的釀造經驗與實力重新打造菊鷹,使菊鷹這個一度消失的品牌又受到市場注目。
若仔細觀察菊鷹系列,會看到許多使用山廢技巧(利用環境自然落下的乳酸菌而非人工添加乳酸來釀造)的酒款,其中又多為生酒,或是無濾過為多,雖然尚未有機會作平行品飲,但以外部名稱來看,這是一系列有十足自信,酒體層次豐富,非常有存在感的銘柄。
不管是要因興趣轉行,投入積蓄去開間小店;或是離開一間培育自己多年的知名酒造,轉入新環境全部從零開始,都需要相當的衝勁與勇氣,有多少人能在這樣的路上堅持到底並獲得成績?
我們都會畏縮或猶豫
若不踏出那步,又怎會有改變?
原文刊於臉書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